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不断蔓延,面对疫情,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大学生们,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义务,少出门、少聚集。但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,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到网络空间中的负面消息,可能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。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维护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心理防“疫”小妙招吧。

防疫小妙招
1.正确认识心理变化
传染病暴发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,甚至造成心理上的创伤。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是十分正常的,没有必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。接纳这些情绪,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心态、积极应对疫情。
2.要理性对待疫情的信息
要对疫情做到“心中有数”,认真阅读官方媒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,了解病毒性质,掌握流行情况,不轻信传言。要对政府的防疫工作,保持足够的信心,把消极的恐慌转化为积极的科学防护。只要认真做好防护,就没有必要过分地担心。
3.积极与他人沟通
长期闭门不出,就会感到孤独,可以通过手机多与他人交流,互相倾听,相互鼓励,相互支持,构建抗击疫情的同盟。如果是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接触者,在隔离医学观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倾听和倾诉,构建抗议心理同盟。
4.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
我们虽然活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,但仍要积极地看待生活,保持原有的作息规律,按时吃饭睡觉,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。在此基础上,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,注意饮食、保重睡眠。

如何抗压
掌握抗压的操作方法。如果感觉自己的情绪确实有问题,可尝试下列方法进行调整。
1.情绪宣泄法
压抑不良情绪会损害健康,因此,可以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宣泄情绪;可以写日记,将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记录下来,或者可以通过其他兴趣爱好的方式,表达自己的情绪;当然,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。
如何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
心理小妙招让你的情绪“雨过天晴”
情感宣泄定律
2.认知调整法
在疫情肆虐期间,使人们只想到坏的结果,或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,可以尝试问自己:还能想到其他结果吗?如果是比较好的结果,自己的感受又如何?如果不是最坏的结果,那么能够反驳的证据有哪些?对于那些更好的结果,能够支持的证据又有哪些?如果是别人,会这么想吗?对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。
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--认知调节法
认知调节--用想法打败想法
认知及调节
3. 积极联想法
去联想一些积极的、放松的场景,有利于改善心态,提高免疫力。每天花10分钟进行1到2次的积极联想,或回忆自己生活中欢乐美好的时光、或想象宁静的森林、想象溪流洗刷自己的身心,驱散内心可能的阴影。
积极情绪法
积极主动联想法
4.身体力行法
对抗焦虑最好的方法是,去做有意义的事情。那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,我认为,在家打扫卫生是有意义的事情;看看书,也是有意义的事情;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,也是有意义的事情;帮助他人、关心他人,也是有意义的事情。
由浅入深 身体力行
身体力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
身体力行
心理健康服务信息
1.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心理咨询室
每周一至周五:
中午12:30-13:30
下午17:40-18:30
在线心理咨询QQ:933714229
2.达州市心理援助热线
电话:0818-2330123
3.西华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热线
电话:0817-2568070、231412012
4.四川省阳光心理热线
电话:0816-2268885
5.四川省心理援助专用热线
电话:028-96111
6.北京市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
电话:010-12355转3
7.教育部心理援助中心热线
电话:4009678920
8.全国希望24小时热线
电话:400-161-9995
心理小测试锦集
国计标准抑郁症测试
MBC国际标准焦虑测试
新冠疫情下家庭心理自助手册
面对疫情
我们不仅需要身体力行
为他人做好榜样
更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
在此期间
如若您出现了焦虑、烦躁、抑郁、恐慌等不良情绪
且无法自行疏解排除,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
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